产物搜索
资料中心 / DATA
对于持续使用紫外线消毒除菌方法在空调房间适用性的探讨
2021-06-28 浏览次数:327
1、紫外线消毒的利与弊
特定波段紫外线的消毒(除菌)方法是一个传统方法,紫外灯照射可以作为初始消毒(除菌)或终了消毒(除菌)使用,但受照射高度、位置、时间、空气相对湿度等的诸多限值,曾发生过损伤的事故。屏蔽式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是将紫外线用于气相消毒,这一使用避免了紫外线照射法的缺点,使用时现场可以有人。产物入口装有粗效过滤器,既可除去一般的微粒,也减少灯管表面蒙灰,不至过快降低消毒效果。此外还采用低臭氧紫外灯管,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中也得到推荐。
即使如此,也不能把紫外线消毒(除菌)方法看成是空气消毒最好的方法,甚至认为可以取代过滤器。
2、国内外标准对紫外线灭菌的评价
(1)国内外药品GMP对紫外线灭菌的评价,见下表:
(2)国外有关医院和手术室的标准中对空气洁净技术的规定:
3、空调房间不宜持续使用紫外线消毒除菌
紫外线消毒(除菌)特别是在气相中消毒(除菌),在无空调(或机械通风)房间间断使用有一定效果,有时是必要的。但在有空调房间里,特别是房间有一定换气次数条件下,不被推荐的原因有如下:
(1)紫外线只能除菌不能除尘。如果再在紫外线装置的进出口加装过滤器甚至是亚高效过滤器,那又何必用紫外线?因为过滤器既除菌又除尘。即使是无菌微粒,对呼吸系统也有严重危害。
(2)除菌效率低。除菌效率分为空气一次通过效率和空气循环一定时间后的效率。
在风管内安装紫外灯装置,以3m/s风速送出消毒后的空气,此装置对大气菌的一次通过除菌率为80%。
在一家生物制药厂的11.6m2的无菌室内实验操作,1台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和1台新风机组同时运行,由于该新风机组装有粗效、中效、亚高效叁级过滤,所以送入的新风基本无菌。开机至稳定后实测室内实际除菌效率为93%。
过滤器的除菌效率,一次通过效率极高。中效过滤器即可达80%,高中效过滤可达98%,超低阻高中效过滤器实测除菌效率超过99%。高效过滤器一次通过除菌效率更高。用国标B类高效过滤器(实测对&驳别;0.5um微粒效率为99.999%)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效率为99.99997%;用国标C类高效过滤器(实测对&驳别;0.5um微粒效率为99.99994%)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效率为99.999997%。
(3)产生有害成分。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臭氧、氮氧化物,甚至泄漏紫外线。而过滤器仅起阻隔作用,不产生其它成分。
(4)不能安全杀死细菌。经过紫外线照射的细菌可能并未死亡,遇到可见光照射后可以复生,相对湿度在80%以上时也可使之复活。过滤器一旦捕获细菌,在没有水和营养的条件下细菌就会死亡。
(5)杀菌率因一些因素而降低。照射距离远的效果比照射距离近的效果差,使用时间长的比短的效果差。过滤器对细菌的捕集率远大于微粒,使用时间长了(还未到更换期),阻力变大,理论上效率还应有所上升。
(6)死菌仍然存在于环境空气中。过滤器则把细菌拒之门外(对于房间为送风口之内,对于系统为新风口之外,回风口之外),真正使室内带菌微粒逐渐减少直至真正&濒诲辩耻辞;无菌&谤诲辩耻辞;。所以过滤器是绿色的杀菌手段。
(7)导致细菌变异。有研究者发现在空气中特别是医院空气中耐药菌比例最高,指出不规范的紫外线杀菌可能是重要原因。紫外线消毒是产生耐药菌的一个确定因素。而过滤器只截留细菌,并不刺激发生变异,用完后连过滤器一同销毁。
综上所述,空调房间,一般有空调系统,有送风口,只要在送风口、新风口上安装阻隔式过滤器,在回风口上安装效率低一些的过滤器,就能把细菌拒之于室外和系统之外,这是最简单、便宜的除菌手段。
有使用者提出,过滤器有阻力和耗能。前面说过,市面上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也有装有亚高效、中效过滤器,甚至有的装有高效过滤器。作为末端阻力比单过滤器只大不小,而且还没有考虑新风的处理。
所以,紫外线消毒(除菌)方法绝不是过滤除菌方法的替代品,而仅仅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措施。